-
天津眾邁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培菌模式
發布時間: 2021-07-07 點擊次數: 1225次天津眾邁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培菌方法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采用生化處理工藝,依靠大量微生物來分解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設備在正式投入使用前都需要進行培菌,一下是天津眾邁介紹培菌運行模式
1、培菌
本裝置在啟動正常運行前,必須進行培菌程序。
膜不能在原污水狀態下運行。
將《運行模式》轉換開關轉向“培菌”程序,打開原污水入口閥,污水進入緩沖柜,當液位至中位時,此時粉碎泵自動啟動,將污水轉駁至序批柜內,直至低位時自動停止。
再次進入原污水,緩沖柜因水位上升至中位而又重復上述動作,直至序批柜液位高位R2指示燈亮,緩沖柜液位中位F2指示燈亮,關閉污水入口閥。
啟動曝氣泵PQ1、PQ2,PQ1、PQ2、P1泵連續運行4h后,自動轉入“間歇運行” 《開20min,停20min》。運行2天后,執行一次《公海排放》程序,排去少量污水后,如上所述加入新鮮污水。
可以從取樣口取出序批柜內的污水,用100ml量筒觀察活性污泥的培養狀態如何,如達到1/3,則說明“培菌”工作完成。一般生的原污水培菌需要2-3周時間,如能加入“種泥”菌種可縮短培養時間。
裝置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停歇,也可用“培菌”程序,因為柜內已有休眠的活性污泥,培菌過程僅需1-2天。
培菌過程中膜組不參加工作。
2、正常運行
在“培菌”程序完成后,可將程序轉向《正常運行》,打開污水入口閥,當緩沖柜內液位達F2時,P1泵啟動,將污水轉駁至序批柜內,直至液位至R2時停止(此過程為“進水期”),進水期PQ1、PQ2連續運轉;進水期完成后,進入“曝氣期”,PQ1、PQ2連續運轉;曝氣期結束后,進入“靜止期”,PQ1、PQ2停止,;靜止期結束后,電動閥打開,P2泵啟動,將上清液泵入清水柜內,直至液位至R1時或當清水柜內液位至L3時停止,電動閥關閉。
當清水柜內液位至L2時,以下有兩種選擇:
1)膜法處理:手動關閉閥VQ9,打開VQ7、VQ8,將轉換開關轉向《膜法處理》,VS1打開,紫外線消毒裝置運行, P3泵啟動,手動調節V1、V2、V3,控制出水量和濃縮液回流量(一般預先都調定為50%)),排放水經膜組過濾后進入接觸消毒柜,經消毒后排放至舷外,直至液位至L1時,P3、紫外線消毒裝置停止,VS1關閉,延時1分鐘后,VS2打開,間隔10秒對膜沖洗二次后關閉。
也可定期手動打開沖洗水閥V2,V4、V5,關閉VQ7、V3,用清水對膜進行清洗,從視流管中看到水變清為止。
2)公海排放:當船航行于公海或非規則海區時,可關閉閥VQ7、VQ8,打開閥VQ9,將轉換開關轉向《公海排放》, P3啟動,可將經過曝氣、沉淀后的上清液直接排放至舷外,此方式可延長膜的使用壽命。
在正常運行過程中,如果F1、R1脫水4小時以上,裝置將自動進入休眠狀態,PQ1、PQ2開20分鐘,停20分鐘,直至污水進入,休眠才自動中止。
3、應急排放:當遇到緊急情況,裝置不能正常運行時,可手動關閉VQ2、VQ4,打開VQ1,VQ3,當緩沖柜內液位至F2時,粉碎泵自動啟動,將污水粉碎后排放至舷外,直至低位時自動停止。
4、化學清洗:膜組參加裝置正常運行3個月以后或流量降低時,需對其進行一次化學清洗。關閉閥V1、V2、V3、V4、V5、VQ7,打開加藥考克C1、C2,啟動加藥泵,使藥閉式循環30分鐘后,停止加藥泵,關閉C1、C2。
3~8小時浸泡完成,手動打開閥VQ8,VQ7、V1,關閉閥VQ9,將殘余液排至舷外,5分鐘后關閉閥V2。
化學藥劑采用二種溶液:一是采用3%的NaOH溶液,二是采用次氯酸鈉溶液。
1、啟動前的準備
1)檢查各泵、接口連接和緊固情況;
2)檢查主電源電路;
3)檢查并確認所有泵、氣泵轉向正確;
4)檢查壓縮空氣的氣源。
5)檢查裝置接地是否牢靠。
6)出廠時保水閥V1、V2、V4、VQ7關緊,保證膜處于保養液中,膜脫水干裂會失效。所以,在運轉時才能打開。
2、起動及運行
1)培菌
(1)打開污水入口閥、VQ2、VQ3、VQ5、VQ6、VQ9;關閉VQ7、VQ8;
(2)將運行模式轉換開關轉向“培菌”;
(3)將粉碎泵、氣泵一、氣泵二、流程泵、排放泵轉換開關轉向“自動”;
(4)將電動閥轉換開關轉向“自動”;
(5)當緩沖柜液位達F2、序批柜液位至R2后,關閉污水入口閥;
(6)每二天啟動一次“公海排放”程序后,加入新鮮污水;
(7)可以從取樣口取出序批的污水,用100ml量筒觀察活性污泥的培養狀態如何,如達到1/3,則說明“培菌”工作完成。一般生的原污水培菌需要2-3周時間,如能加入“種泥”菌種可縮短培養時間。
2)正常運行
(1)公海排放
⑴ 將轉換開關轉向“正常運行”、“公海排放”;
⑵ 打開閥VQ2、VQ3、VQ5、VQ6、VQ9,關閉閥VQ7、VQ8;
⑶ 將粉碎泵、氣泵一、氣泵二、流程泵、排放泵、電動閥轉換開關轉向“自動”;
(2)膜法處理
⑴ 將轉換開關轉向“正常運行”、“膜法處理”;
⑵ 打開閥VQ2、VQ3、VQ5、VQ6、VQ7、VQ8、V1、V2、V3,關閉閥V5、V4、VQ9;
⑶ 將粉碎泵、氣泵一、氣泵二、流程泵、排放泵、紫外線消毒器轉換開關轉向“自動”;
⑷ 將電動閥轉換開關轉向“自動”;
3)應急排放
(1)將粉碎泵轉換開關轉向“自動”;
(2)打開閥VQ1、VQ3,關閉閥VQ2、VQ4;
(3)按下“應急排放”按鈕。
4)化學清洗
(1)向藥箱內加入3%NaOH溶液或漂粉精;
(2)打開加藥泵蓋板,將硅膠管壓入后蓋上蓋板;
(3)將加藥泵連接的硅膠管一頭與閥C2相連,一頭放置在藥桶內;
(4)將另一根硅膠管一頭與閥C1相連,一頭放置在藥桶內;
(5)關閉閥VQ7、V1、V2、V4,打開閥C1、C2;
(6)按下加藥泵啟動按鈕;
(7)約60分鐘后按下加藥泵停止按鈕;
(8)關閉閥C1、C2;
(9)拆下硅膠管,并將藥桶帶離現場;
5)清水清洗
(1)關閉閥VQ7、V1,打開閥V2、V4、V5;
(2)直至視流管中的水變清后關閉閥V2,V4。
6)污泥排放
(1)打開閥VQ4,VQ1,關閉閥VQ2、VQ3;
(2)手動啟動粉碎排放泵,當排放污泥達到要求時,停止泵;
(3)將閥轉向正常運行狀態。
3、停止運行
停止不用(指超過三個月不用的工況)
1)關閉污水進口閥;
2)將裝置內的水排空;
3)打開裝置的沖洗水口,用沖洗水沖洗柜子,反復二次,排空
4)切斷電源。
運行與操作
1、整機運行操作
1.1啟動準備和聯動運行前操作
(1)供污水處理使用的絮凝劑藥液預先配置完畢。
(2)檢查各部外接管是否按要求正確連接并無滲漏。
(3)各路管道的閥門開閉位置是否正確無誤(污泥進液閥開;噴淋進水閥開;排污底閥關) 。
(4)外部電源應正確連接。
(5)檢查電氣箱內的接線端螺釘,有松動的應重新擰緊,推上電源閘刀開關至ON狀態。
(6)電氣操作箱內總電源開關推上至ON狀態,檢查各電氣元件和接點是否有異常情況,確認正常后推上220V控制電源開關。
(7)檢查脫水機本體驅動電機的旋轉方向是否正確(正確轉向為從濾餅排出方向看是逆時針旋轉方向),否則,將會出現破損或故障。
(8)將藥注泵控制開關開啟,檢查藥注泵的轉向是否正確,檢查絮凝劑藥液是否能正常輸入,若泵內有空氣,則可換用排氣或添加引水的辦法將余氣排出,保證藥液正常輸送。
(9)檢查混合攪拌機運轉是否有異常,使絮凝劑與污水充分攪勻反應。
(10)將污泥泵控制開關開啟,檢查污泥泵的轉向是否正確,檢查污水原液能否正常輸入,若泵內有空氣,則可采取排氣或添加引水的辦法將余氣排出,保證污水正常輸送。
(11)上述各部位動作均正常投入后,觀察混合反應槽內礬花凝結情況,調節藥注泵的絮凝劑流量,觀察濃縮段固定疊片間濾液流出情況,要求濾液清澈,基本無污泥固形物夾帶;觀察污泥出口端污泥含水,調節背壓板間隙,同時觀察污泥濾餅產出量的多少,調節調質槽旁的污泥泵回流閥,使處理的污泥量與本機型相匹配。(詳見表-1),禁止超負荷運行,在手動運行正常后,可轉入自動運行。
1.2聯動運行操作
(1)在以上各單體動作正常無誤,并通過調節達到物料平衡狀態下,可實現整機系統的聯動。
(2)在此狀態下,污泥泵根據混合槽內液位高低進行必要的開啟和關閉,同時藥注泵隨著污泥泵的動作實現開啟或關閉。
(3)被處理的污泥量是根據被處理污泥濃度和所使用機型的不同而設定的,詳細可參照表-1進行處理量的選擇。
(4)高分子絮凝劑添加量的確定方法:
由供入污泥流量和供入污泥的濃度決定藥品的注入量。
例如采用機型TECH-301 (50kg-DS/h),污泥濃度為20000mg/L,污泥類型為市政污泥,絮凝劑的類型為陽離子PAM,添加率通常為對絕干污泥(DS)的2‰~6‰(陰離子PAM添加率一般也在此范圍)。絮凝劑一般通過自動加藥裝置稀釋到1‰~2‰的濃度。
計算如下:
添加固體藥劑量:50 kg-DS/h×6‰= 0.3 kg/h 添加制備好的絮凝劑溶液(溶液濃度以1‰計):0.30 kg/h÷1‰=300kg/h =5L/min 因此,高分子注入量應為每分鐘5升。
(5)動作運行時間繼電器的設定 聯動操作運行中,可通過動作延遲時間繼電器的設定。在整機運轉設定前,可先停止污泥泵、藥注泵、混合攪拌機、噴淋水等動作,而濾體驅動電機繼續運轉,將濾體內污泥繼續予以推出清除,直至將剩余污泥基本*清除,本脫水機出廠時已設定為30分鐘。
設定方法:首先,面向時間繼電器的正面,如果轉動右下角上的“十”字調節旋鈕頭,則反映出切換時間的單位:秒、分、時,如果轉動左下角上的“十”字調節旋鈕頭,則反映出相應的時間大小。當左右兩“十”字頭設定好后,即可轉動紅指針,確定zui后某一時間的位置。
(6)濾體轉速設定:
轉速是由變頻器控制,變頻器的頻率設定范圍為20~100Hz。(出廠時的設定為50Hz)。
(7)流量調整管的調整方法:
a. 調整管的外螺套向左旋轉,則供泥流量增加。
b. 調整管的外螺套向右旋轉,則供泥流量減少。
c. V形口旁的流量刻度尺僅作流量調整參考用。
2、整機運行操作要求
(1)根據工況的不同選擇合理的整機運行方式,自動運行時設定合理的運停時間,并按要求完成整道工序;
(2)根據污泥濃度不同將“流量調節管”調至不同高度,方法是污泥濃度高向下旋轉,濃度較低的向上旋轉;
(3)嚴禁加入污泥量過載、以防導致不良后果。若加入污泥量過載,脫水機本體內會因污泥量過多而造成污泥迂積到濃縮段,影響機器正常運轉;
(4)為保證整機運行壽命與質量,嚴禁大渣塊、木塊、金屬塊等硬質固體流入污泥泵體及脫水機的濾體中;
(5)人工清洗時,不得將水潵到電機、電控箱等電器元件上;
(6)本裝置當切換至手動操作時,污泥水位的控制將無效,所以盡量避免手動的運行操作。